本刊內容包含多媒體有聲書

活著的每一天 [有聲書]:譚美.達克沃絲回憶錄

點閱:32

譯自:Every day is a gift:a memoir

其他題名:活著的每1天 譚美.達克沃絲回憶錄

作者:譚美.達克沃絲著;[郎淑蕾譯];孫若瑜朗讀

出版年:2022

出版社:八旗文化

出版地:[臺北市]

格式:EPUB 流式

字數:4503

ISBN:9789860763751

EISBN:9786267234020 eISBN

分類:人物傳記  純朗讀  

附註:版權頁誤題ISBN為9789860763799

●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

活著的每一天,都是實實在在的恩賜美國聯邦參議員譚美.達克沃絲出生於泰國,成長於東南亞。兒時的家庭雖然富裕,父母的跨國婚姻卻不被長輩認同,讓她母親備受家人的羞辱。泰美混血的她,因為臉上的雀斑與高壯的體格,更成為同儕訕笑的對象。

她從小勤學苦讀,但重男輕女的父親認為,女孩子只要幫忙做家務就好。她沒有因此放棄自己,凡事全力以赴、樣樣要得第一,希望因此能聽到父親的一聲讚美。

中學時代的譚美,因為父親失業,一度得靠拾荒、領取救濟度日。貧困讓她深刻體會弱勢的絕望,也意識到社會救助系統的重要。

當2004年她駕駛的直昇機被飛彈擊落,她成為伊拉克戰爭中第一位雙腿被截肢的女兵。她對此從無怨言,反而深深感謝那些冒著生命危險救她一命的同袍弟兄。

46歲那年,經過無數的嘗試,克服了種種生理困難,譚美終於成功生下第一胎。日後她更將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在任期內懷孕生產的參議員。然而,她曾被一個帶有意識形態偏見的醫生蒙蔽,誤以為自己沒有生育的機會。這段不幸的經歷,讓她決心要做女性身體自主權的守護者。

譚美.達克沃絲的一生歷經了各種的打擊,但她總以勤奮、勇氣與毅力來面對,更時常心懷感恩,努力為弱勢發聲。《活著的每一天》是她的奮鬥故事,獻給每一位在逆境中需要人生疫苗的台灣讀者。
作者/譚美.達克沃絲(Tammy Duckworth)
現任美國聯邦參議員(2017至今),也曾擔任美國聯邦眾議員(2013-2017)。在此之前,她曾在軍中服務23年,並於2004年伊拉克戰爭中,在駕駛直昇機時遭受敵軍攻擊而失去雙腿。不可思議的是,在重傷之下,譚美仍奮不顧身,一心掛念同袍的安危。她的英勇為她贏得紫心勳章。而她的同袍冒死救回她一命的情誼,也讓她決心活著的每一天都要對得起他們。

2014年以中校退伍,在此之前她已積極投入退伍老兵的照顧工作之中。譚美的父親法蘭克.達克沃絲為二戰與越戰的退伍老兵,她自己又服役多年,因此特別關心軍人福利,曾擔任伊利諾州退伍軍人事務廳廳長(2006-2009),隨後又被歐巴馬任命為聯邦退伍軍人事務部助理部長(2009-2011)。

譚美出生於泰國,外公外婆來自廣東潮州,在1940年代為了躲避共產黨的迫害而逃離中國,並在那裡生下譚美的母親。小時候的譚美家境富裕,隨著父親的工作旅居東南亞各地,但14歲那年父親被裁員之後,舉家陷入經濟困頓,過著顛沛流離、寄人籬下的生活。年少的她一度曾為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,靠領食物券、拾荒、在街頭發傳單、賣玫瑰花為生。

譚美於2012年的國會大選中勝出,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身障女性國會議員,也是第一位泰裔女性國會議員。2016年更上一層樓,當選伊利諾州的聯邦參議員。50歲的那一年,她生下第二個女兒,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在任期間懷孕生子的參議員。

譚美在伊利諾州承襲了歐巴馬當選總統後遺留下來的參議院席位。作為民主黨的政治家,她一方面極力捍衛女性、少數族群的福利,主張擴大政府對經濟弱勢族群的補助,同時也不遺餘力地爭取公立學校教師、退伍軍人的福利。

朗讀者/孫若瑜
資深聲音演員/聲音導演、偉憶數位錄音副總經理、台北市配音人員職業工會理事。 超過四十年配音經歷,從電影盤帶時期便活躍至今,為國內外許多聲音表演界老師的老師。 創立配音工會,投入聲音產業數十餘載,培育英才不遺餘力。
  • 封面
  • 試聽檔
  • 有聲書簡介
  • 作者、朗讀者簡介
  • 00 書籍資訊
  • 01 滿臉雀斑的「半個孩子」
  • 02 父母的相遇
  • 03 被遺棄的女人
  • 04 大人物
  • 05 豪宅裡的小公主
  • 06 印尼的美國社區
  • 07 初訪美國
  • 08 寄人籬下
  • 09 父女之間
  • 10 媽媽的愛
  • 11 寄人籬下
  • 12 少一張機票
  • 13 海灘上的打工妹
  • 14 蟑螂小屋
  • 15 長姐如母
  • 16 與爸爸攤牌
  • 17 我們互相照應
  • 18 永遠拿不到全A的大學生
  • 19 爸爸的決定
  • 20 一張郵票也得省
  • 21 走進大學
  • 22 人生新故鄉
  • 23 時代的劇變
  • 24 陸軍教會我的事
  • 25 性別歧視的混蛋
  • 26 萬綠叢中一點紅
  • 27 魂牽夢縈的玉米田
  • 28 直升機駕駛
  • 29 夢想的飛航學校
  • 30 奮發苦讀
  • 31 飛翔的重金屬節奏
  • 32 瘋狗連連長
  • 33 四十八顆星的國旗
  • 34 前往伊拉克
  • 35 「我以為妳死了」
  • 36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二號
  • 37 黃金一小時
  • 38 「好好照顧我的弟兄」
  • 39 疼痛之牆
  • 40 布萊恩的決定
  • 41 昏迷的八天
  • 42 劇痛與安慰
  • 43 搞定你的爛攤子
  • 44 十一小時的手術
  • 45 給我一條內褲
  • 46 璜妮塔的禮物
  • 47 倫斯斐來訪
  • 48 真正關心我們的人
  • 49 爸爸的一句話
  • 50 「我們十分以譚美為榮」
  • 51 長眠於阿靈頓公墓
  • 52 「輪椅是我自己的選擇」
  • 53 初訪國會山莊
  • 54 為傷兵打電話
  • 55 來相互傷害啊
  • 56 「有看到我的腿嗎?」
  • 57 挑戰馬拉松
  • 58 第二次機會
  • 59 惡夢
  • 60 創傷治療
  • 61 從政的召喚
  • 62 重生日的醒悟
  • 63 不可思議的奇蹟
  • 64 上天的恩賜
  • 65 布萊恩與我的考驗
  • 66 加入歐巴馬政府
  • 67 醫生的判決
  • 68 退伍軍人部需要跟上時代
  • 69 華許的攻擊
  • 70 我不夠女性嗎?
  • 71 人生新里程
  • 72 茱蒂的六封簡訊
  • 73 婦女的身體自主權
  • 74 四十六歲的前夕
  • 75 結束軍旅生涯
  • 76 十一月十七日
  • 77 十一月十八日
  • 78 天堂來的愛子
  • 79 一償夙願
  • 80 進軍參議院
  • 81 八十分就好
  • 82 凱特琳哭了
  • 83 三代同堂
  • 84 飛來的珮兒
  • 85 參議院的寶寶門
  • 86 重返伊拉克
  • 版權
同書類書籍